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“要建设天蓝、地绿、水美的美丽宁夏”,在自治区成立60周年时题写的“建设美丽新宁夏、共圆伟大中国梦”贺匾,为我区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。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坚持绿色转型,开创美丽宁夏建设新局面。建设美丽宁夏,就是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就是要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,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,最终实现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,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。
严守生态环保红线。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、环境质量安全底线、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,严守生态安全的生命线,全方位、全地域、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。优化开发区域,控制建设用地增长,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、产业结构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,确保资源、生产、消费等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相适应。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选择,宁夏自然禀赋具有生态脆弱的特点,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同时,必须强化节能减排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加强资源综合利用,构建以沿黄生态经济带为核心、工业园区为支撑、各地工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。全面推进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和中南部地区绿色扶贫开发,坚持生态优先理念,统筹宁夏山川城乡协调发展、绿色发展,形成以沿黄生态经济带为经济发展核心区、以中南部地区为生态核心区的新格局。
加快绿色转型发展。要着力推动绿色、循环、低碳发展,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、清洁生产产业、清洁能源产业,更加注重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,促进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。大力发展绿色农业,以脱贫富民为目标,推进全区农业布局生态化、标准化、现代化,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。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工业,优化工业布局,引导关联度紧密的产业向工业园区集聚,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,促进企业转型升级。大力发展绿色服务业,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,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,积极发展全域旅游,全面提高服务业整体素质和水平。
大力发展“美丽经济”。绿水青山具有生态、经济、社会多重效益,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增值空间。积极打造“绿色银行”,注重做好治山理水、显山露水的大文章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,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,保护好贺兰山、六盘山、罗山自然保护区,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、三北防护林、封山禁牧、退耕还林还草、防沙治沙等生态建设工程,既要保护好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的美景,也要为打造金山银山提供源头活水。坚持全民共治,源头防治,综合防治,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,加快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重点流域和区域性水污染防治,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,守护好宁夏的蓝天碧水绿地,扩大环境容量和优化人民群众的生态生存空间。推动生态与经济、历史文化深度融合,逐步培育发展以生态产品为核心的文旅经济、观光经济、休闲经济、民宿经济,赋予生态要素新内涵、新功能、新价值,使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富民增收的金山银山。
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,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,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,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,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,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,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、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、成为展现宁夏良好形象的发力点,让宁夏大地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、环境更优美,要坚守生态安全红线,加快绿色转型发展,开创美丽宁夏建设新局面。(执笔李文庆:宁夏社会科学院理论研究中心)